季羡林散文集(精选10篇)

k5网站

2024/3/28 22:34:40散文精选


季羡林散文集(精选10篇)

篇1: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季羡林散文【1】

1. 《清塘荷韵》: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2. 《夹竹桃》: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3. 《缘分与命运》: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

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

”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

但又必须“听天命”。

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4. 《八十述怀》: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5. 《神奇的丝瓜》:

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

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

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6. 《黄昏》:

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

把门关上了。

关在内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头出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

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

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

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7. 《马缨花》:

然而,今天摆在我眼前的这些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

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

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8.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园花寂寞红【2】

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

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

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

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

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

有些往来,是必然的。

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

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

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

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

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

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比平常的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

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

据说,此花来头不小。

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

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

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

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看“蹭”花。

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到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

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

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

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

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

这当然只是幻象。

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

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

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

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

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

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

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

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

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花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

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

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

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

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

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花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

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

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

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清塘荷韵【3】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的最 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 多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 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 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 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

篇2: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散文集

1. 《清塘荷韵》: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2. 《夹竹桃》: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3. 《缘分与命运》: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4. 《八十述怀》: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5. 《神奇的丝瓜》:

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6. 《黄昏》:

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把门关上了。关在内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头出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7. 《马缨花》:

然而,今天摆在我眼前的这些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8.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篇3:季羡林散文集读书笔记

这段文字读起来异常心酸。

季羡林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突然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他匆忙回乡,一路颠簸,当跌跌撞撞冲进家门的时候,只看见一口棺材落在房中央。阔别八年的"母亲,竟这样隔着棺材重见了面。季羡林悔恨交加,抱着棺材,嚎啕大哭。等待下葬的几天,季羡林每天陪着母亲,抚摸着母亲一直用的毛巾,望着母亲吃剩的食物,晚上,躺在母亲的床上,想着她怎样思念着心爱的儿子苦度一个个不眠之夜,季羡林重又泪如雨下。他后悔自己为什么八年来没有回来看望母亲,让她一个人劳苦终日,独受思子之痛。悔恨之余,竟想到过自杀。

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十几年间只回过三次家,都是奔丧,每次在母亲身旁也只待几天,最后一次相见距母亲去逝已有八年之隔。八年间,季羡林一直深深思念着母亲,想来看望母亲,但寄人篱下的生活已属不便,使他不敢再提其他屠望。只是暗自下决定,在自己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将母亲接来,可万没想到,母亲竟没能等到那一天。季羡林为此痛恨自己、咒骂自己,怎能就这样让母亲孤独的死去!

此后,每当想起母亲,季羡林仍旧会满眼泪水。自小离家,没能好好侍养母亲成了他悔恨终生的事情。季羡林家乡的一位婶子曾向他转述他的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若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麽也不会放他走的!’季羡林在《赋得永久的悔》中写道:‘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麽名誉,什麽地位,什麽幸福,什麽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九十高龄的季羡林回乡扫墓,跪倒在母亲坟前,老泪纵横……

读到这里,我的心为之震动,我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忽然有种感觉,季羡林的叔叔将他带出家乡,走进课堂,继而迈步清华园,结识了那么多志趣相投的挚友,又得到了文坛大师们的教诲与垂青,自己也终于荣登此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虽为此而饱受思亲之愁、寄人篱下之苦,仿佛也是值得的。’现在,我懊悔自己怎能如此不负责任,如此轻狂的下这样的评语!尊敬的季羡林先生,请原谅我的无知。

篇4:季羡林散文集有哪些

真没有想到,一转瞬间,自己竟已到了望九之年。前几年,初进入耄耋之年时,对光阴之荏苒,时序之飘逸,还颇有点“逝者如斯夫”之感。到最近二三年来,对时间的流逝神经似乎已经麻痹了,即使是到了新年或旧年,原来觉得旧年的最后一天和新年的第一天,其间宛若有极深的鸿沟,仿佛天不是一个颜色,地不是一个状态,自己憬然醒悟:要从头开始了,要重新“做人”了;现在则觉得虽然是“一元复始”,但“万象”并没有“更新”,今天同昨天完完全全一模一样,自己除了长了一岁之外,没有感到有丝毫变化。什么“八十述怀”之类的文字,再也写不出,因为实在无“怀”可“述”了。

但是,到了今天,时序正由大牛变成老虎,也许是由于老虎给我的印象特深,几年来对时间淡漠的心情,一变而为对时间的关注,“天增岁月人增寿”,我又增了一年寿。

我陡然觉得,这一年实在是非同小可,它告诉我,我明确无误地是增加了一岁。李白诗:“高堂明镜悲白发”,我很少照镜子,头顶上的白色是我感觉到的,而不是我亲眼看到的,白色仿佛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头上。至于脸上的皱纹,则我连感觉都没有,我想也不去想它。不管我的感觉怎样,反正我已经老了,这是一个丝毫也不容怀疑的事实。我已经老到了超过我的计划,超过我的期望。我父亲和母亲都只活了四十多岁,我原来的第一本账是活到五十岁。

据说人的寿限是遗传的,我决不会活得超过父母太多。然而,五六十年,倏尔而过。六十还甲子,那时刚从牛棚里放出来,无暇考虑年龄。孔子的七十三,孟子的八十四,也如电光石火,一闪即逝。我已经忘记了原来的计划,只有预算,而没有决算,这实是与法律手续不合。可是再一转瞬,我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我,已经是孑然一翁矣。

按照洋办法,明年应该庆米寿了。我活过的八十七年是短是长呢?从人的寿命来说,是够长的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十七岁,难道还能不算长吗?从另一个观点上来看,它也够长的。这个想法我从来没有过,我也从来没有见任何中外文人学士有过。是我“天才的火花”一闪,闪出来这一个“平凡的真理”。现在,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的历史充其量不过说到了五千年,而我活的时间竟达到了五千年的五十分之一,你能说还不够长吗?遥想五千年前,人类可能从树上下来已经有些时候了,早就发明了火,能够使用工具,玩出了许多花样,自称为“万物之灵”。可是,从今天看来,花样毕竟有限,当时所谓“天上宫阙”,可能就是指的月亮,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可是今天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

原来笼罩在月宫上的一团神秘的迷雾,今天已经大白于天下了。人世沧桑,不可谓不大,而在这漫长的五千年中,我竟占了将近一百年,难道还能说不够长吗?人类的两只眼睛长在脸上,不长在后脑勺上,只能向前看,想要向后看,必须回头转身。但是,在我回忆时,我是能向后看的。我看到的是一条极其漫长的隐在云雾中的道路,起点是山东的一个僻远的小村庄。

从那里出发,我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又走到迢迢万里的德国和瑞士。这一条路始终跟在我的身后,或者毋宁说被我拖在身后。在国外呆了十年多以后,我又拖着这一条路,或者说这一条路拖着我重又回到了我亲爱的祖国。

然后,在几十年之内,我的双足又踏遍了亚洲的、非洲的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我行动的轨迹当然又变成了路。这一条路一寸也没有断过,它有时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有时又顺顺利利,痛痛快快,在现在的一瞬间,它就终止在我的脚下。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抬腿,这一条路立即就会开始延伸,一直延伸到那一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

什么时候延伸到那里,我不知道。但是看来还不会就到的。近几年来,我读中外学术史和文学史,我有一个还没有听说别人有过的习惯:我先不管这些璨如流星的学者和诗人们的`学术造诣,什么人民性,什么艺术性,这性,那性,我都置之不理,我先看他们的生卒年月。结果我有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活的年龄都不大,一般都是四十、五十、六十岁。那少数著名的夭折的诗人,比如中国的李长吉,英国的雪莱和济慈等暂且不谈。

活过古稀之年的真的不多。我年轻时知道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活了八十二岁,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活了八十岁,英国的萧伯纳、俄罗斯的托尔斯泰都活到了超过了八十岁,当时大为赞叹和羡慕。我连追赶他们,步他们后尘的念头,一点也没有,几乎认为那无疑是“天方夜谭”。然而,正如我在上面说过的那样,曾几何时,蓦回头,那一条极长极长的用我的双脚踩成的路,竟把我拖到了眼前。我大吃一惊:我今天的年龄早已超过了他们。我从灵魂深处感到一阵震颤

篇5:季羡林散文集有哪些

眼看快要到1934年的夏天,我就要离开学校了。真好像是大旱之年遇到甘霖,我的母校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托人邀我到母校去担任国文教员。月薪大洋一百六十元,是大学助教的一倍。大概因为我发表过一些文章,我就被认为是文学家,而文学家都一定能教国文,这就是当时的逻辑。这一举真让我受宠若惊,但是我心里却打开了鼓:我是学西洋文学的,高中国文教员我当得了吗?何况我的前任是被学生“架”(当时学生术语,意思是“赶”)走的,足见学生不易对付。我去无疑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无异于跳火坑。我左考虑,右考虑,终于举棋不定,不敢答复。然而,时间是不饶人的。暑假就在眼前,离校已成定局,最后我咬了咬牙,横下了一条心:“你有勇气请,我就有勇气承担!”于是在1934年秋天,我就成了高中的国文教员。

校长待我是好的,同学生的关系也颇融洽。但是同行的国文教员对我却有挤对之意。全校三个年级,十二个班,四个国文教员,每人教三个班。这就来了问题:其他三位教员都比我年纪大得多,其中一个还是我的老师一辈,都是科班出身,教国文成了老油子,根本用不着备课。他们却每人教一个年级的三个班,备课只有一个头。我教三个年级剩下的那个班,备课有三个头,其困难与心里的别扭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这一年里,收入虽然很好(一百六十元的购买力约与今天的三千二百元相当),心情却是郁闷。眼前的留学杳无踪影,手中的饭碗飘忽欲飞。

此种心情,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幸运之神(如果有的话)对我是垂青的。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母校清华大学同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同,我喜极欲狂,立即写信报了名,结果被录取。这比考上大学金榜题名的心情,又自不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积年愁云,一扫而空,一生幸福,一锤定音。仿佛金饭碗已经捏在手中。自己身上一镀金,则左右逢源,所向无前。我现在看一切东西,都发出玫瑰色的光泽了。然而,人是不能脱离现实的。我当时的现实是:亲老,家贫,子幼。我又走到了我一生最大的一个歧路口上。何去何从?难以决定。这个歧路口,对我来说,意义真正是无比地大。不向前走,则命定一辈子当中学教员,饭碗还不一定经常能拿在手中,向前走,则会是另一番境界。“马前桃花马后雪,教人怎敢再回头?”经过了痛苦的思想矛盾,经过了细致的家庭协商,决定了向前迈步。好在原定期限只有两年,咬一咬牙就过来了。我于是在1935年夏天离家,到北平和天津办理好出国手续,乘西伯利亚火车,经苏联,到了柏林。我自己的心情是:万里投荒第二人。在这一段从大学到教书一直到出国的时期中,我的心镜中照见的是:蒋猖狂###,日本军野蛮入侵,时局动荡不安,学生两极分化,这样一幅十分复杂矛盾的图像。马前的桃花,远看异常鲜艳,近看则不见得。我在柏林呆了几个月,中国留学生人数颇多,认真读书者当然有之,终日鬼混者也不乏其人。反动派的大官,自蒋起,很多都有子女在德国“流学”。

这些高级“衙内”看不起我,我更藐视这一群行尸走肉的家伙,羞与他们为伍。“此地信莫非吾土”,到了深秋,我就离开柏林,到了小城又是科学名城的哥廷根。从此以后,在这里一住就是七年,没有离开过。德国给我一月一百二十马克,房租约占百分之四十多,吃饭也差不多。手中几乎没有余钱。同官费学生一个月八百马克相比,真如小巫见大巫。我在德国住了那么久的时间,从来没有寒暑假休息,从来没有旅游,一则因为“阮囊羞涩”,二则珍惜寸阴,想多念一点书。我不远万里而来,是想学习的。但是,学习什么呢?最初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打算。

第一学期,我选了希腊文,样子是想念欧洲古典语言文学。但是,在这方面,我无法同德国学生竞争,他们在中学里已经学了八年拉丁文,六年希腊文。我心里彷徨起来。到了1936年春季始业的那一学期,我在课程表上看到了瓦尔德施米特开的梵文初学课,我狂喜不止。在清华时,受了陈寅恪先生讲课的影响,就有志于梵学。但在当时,中国没有人开梵文课,现在竟于无意中得之,焉能不狂喜呢?于是我立即选了梵文课。在德国,要想考取哲学博士学位,必须修三个系,一主二副。我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两个副系是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

我从此走上了正规学习的道路。1937年,我的奖学金期满。正在此时,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件,虎视眈眈,意在吞并全中国和亚洲。我是望乡兴叹,有家难归。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汉文系主任夏伦邀我担任汉语讲师,我实在像久旱逢甘霖,当然立即同意,走马上任。这个讲师工作不多,我照样当我的学生,我的读书基地仍然在梵文研究所,偶尔到汉学研究所来一下。这情况一直继续到1945年秋天我离开德国

篇6:季羡林作品_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作品_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人生季羡林:再谈人生季羡林:三论人生季羡林:马缨花季羡林:二月兰季羡林:夹竹桃季羡林:幽径悲剧季羡林:清塘荷韵季羡林:听雨季羡林:八十述怀季羡林:我的老师们季羡林:在饥饿地狱中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新年抒怀季羡林:漫谈散文季羡林:为胡适说几句话季羡林:谈成功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季羡林:迈耶一家季羡林:虎年抒怀季羡林: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季羡林:黄昏季羡林:年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季羡林:别哥廷根季羡林:赴瑞士季羡林: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记张岱年先生季羡林:神奇的丝瓜季羡林:山中逸趣季羡林:有为有不为季羡林:开卷有益季羡林: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季羡林:走运与倒霉季羡林:毁誉朗读者赵文u季羡林《老猫》朗读者余秋雨《莫高窟》、季羡林《在敦煌》季羡林读后感季羡林选集读后感季羡林散文读后感季羡林寻梦读后感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季羡林听雨读后感季羡林二月兰读后感季羡林讲真话读后感寻梦季羡林读后感季羡林:我的童年季羡林:成功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季羡林随想录读后感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季羡林人生格言季羡林名言季羡林语录季羡林经典语录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

篇7: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去读一本书,现在正值寒假,抽出时间读了《季羡林散文集》一书。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他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是世人楷模。该散文集收集了季老先生80年散文之一部分,从处女作开始一直到新作《悼巴老》,按年代顺序排列。细细阅读,可略见其创作的线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历史变迁,显示“世纪老人”的风范,表现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先生身处校园、情系世界,他的社会活动、足迹遍世界,个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会堂,又住过“牛棚”,基于丰富的阅历,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许多内容,丝丝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对于后来人,这是最好的、最活的历史。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首先,季先生散文的风格更是平实、诚挚,是不屈不隐的本色写作,读其文,可见其人。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这是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如季老写于1991年的散文《八十抒怀》,读后为之动容,他写道:“十年浩劫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一定要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这就是一任爱国老人的心声。又如在《悼巴老》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你的作品时,有一个人绝不会掉队,这就是九十五岁的季羡林”。这是季老写于的散文片断,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风骨。

季先生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一种中国真正知识分子正直和责任的自然流露。如季老在文章中写道:“我爬格子爬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没有毒药,决没有假冒伪劣的东西,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总之一句话,能让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现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潜心探索社会和人类未知的精神。

一卷书在手,让我走近季老,领悟季老的人生感悟和处世风格,收获颇多。

篇8:《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近日阅读季羡林先生八十年散文作品的精选集,耳目一新,感触良多。季先生堪称学界人瑞、文坛常青树,其写作期之长、创作生命力之旺盛,举止无双。

该散文集收集了季老先生80年散文之一部分,从处女作开始一直到新作<惮巴老>,按年代顺序排列。细细阅读,可略见其创作的线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历史变迁,显示[世纪老人“的风范,表现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5篇。季先生身处校园、情系世界,他的社会活动、足迹遍世界,个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会堂,又住过[牛棚”,基于丰富的阅历,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许多内容,丝丝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对于后来人,这是最好的、最活得历史。更突出的一点,就是其散文知识之丰富性、活动领域之广阔多样性和个人体验之深切性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不忍释卷,季先生的散文更是反映时代风云的镜子,也是抒发人们心声的画卷。

首先,季先生散文的风格更是平实、诚挚,是不屈不隐的本色写作,读其文,可见其人。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轻易表露深爱和沉痛。他晚年与猫为伴,其中一只心爱的猫叫咪咪,是一只浑身雪白的波斯猫。有一天走失了,他心中的难受和思念可想而知,但落在笔下的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它从我的生活中消逝了,永远的消逝了--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还颤抖不止。“

中国近代外交家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先生则是[我以我手写吾心“,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5篇。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

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这是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如季老写于1991年的散文<八十抒怀>,读后为之动容,他写道:[十年浩劫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一定要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这就是一任爱国老人的心声。又如在<悼巴老>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你的作品时,有一个人绝不会掉队,这就是九十五岁的季羡林“。这是季老写于20的散文片断,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风骨。

执着地追求真知,崇尚真理而不图虚名,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性情、一种风范、一种北大人的精神,季老就是其中优秀代表之一。季先生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一种中国真正知识分子正直和责任的自然流露。如季老在文章中写道:[我爬格子爬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没有毒药,决没有假冒伪劣的东西,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总之一句话,能让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现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潜心探索社会和人类未知的精神。

一卷书在手能亲近领悟季老的人生感悟和处世风格,更敬佩季老的[爬格子不知老已至,名利于我如浮云"的精神世界。

篇9:《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假期床头多了本季羡林散文集,有事没事睡前翻翻,感触回味很多。

季羡林老先生对人生有着不同寻常的体会。他的文章时而让人感到悲伤,时而又让人不禁笑出声来。那么多的回忆和感想,把我带入了他的人生。细嚼一下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却让人回味无穷也。

季羡林老先生从小家境贫寒,但是在学习上,在做学问时他很执着,每天四点到六点是他看书写作时间,而我正在睡大觉。文中,他的家乡是无比美丽的:捉知了,摸鸭蛋,清澈的湖水,一切那么美好。季羡林老先生离乡后,看到异乡的月亮,却觉得怎么也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季羡林老先生深深地怀念在清华的日子,在老家的日子,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在他笔下,每段日子都是有趣的。季老有许多回忆,许多故事,每一个都写出了季老真情实感,季老为人淳朴重感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想必他们的影像日日夜夜浮现在季羡林老先生眼前吧。

季羡林老先生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那篇《老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猫虎子陪伴了季老14个年头,那只猫暴烈咬人,但却又温柔敦厚,当“奶娘”,捉来小动物喂“咪咪”。其间妙趣横生。这儿是趣,那儿是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池塘里,绿叶衬红花,荷花亭亭而立,美不胜收。季荷现在是挂在我嘴边最多的词。

每一篇文章都流露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喜怒哀乐,包含了一个个人生的道理。看见每一篇文章透露出的怀念、幻想、哀愁与激动,我感触颇多。每一篇文章都引人入胜,然后又想到自己,常常感到羞愧,又跟着季老在悲伤时也悲伤,开心时也开心。

悲惨的事情在季老笔下有丝丝甜意,美好的事情中却又掺杂着点失望与怀念。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要多的季羡林老先生对人生有着不同的感悟。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好像有生命一般。处处都是生活的道理呀!

篇10:《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近日阅读季羡林先生八十年散文作品的精选集,耳目一新,感触良多。季先生堪称学界人瑞、文坛常青树,其写作期之长、创作生命力之旺盛,举止无双。

该散文集收集了季老先生80年散文之一部分,从处女作开始一直到新作《惮巴老》,按年代顺序排列。细细阅读,可略见其创作的线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历史变迁,显示“世纪老人”的风范,表现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先生身处校园、情系世界,他的社会活动、足迹遍世界,个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会堂,又住过“牛棚”,基于丰富的阅历,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许多内容,丝丝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对于后来人,这是最好的、最活得历史。更突出的一点,就是其散文知识之丰富性、活动领域之广阔多样性和个人体验之深切性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不忍释卷,季先生的散文更是反映时代风云的镜子,也是抒发人们心声的画卷。

首先,季先生散文的风格更是平实、诚挚,是不屈不隐的本色写作,读其文,可见其人。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轻易表露深爱和沉痛。他晚年与猫为伴,其中一只心爱的猫叫咪咪,是一只浑身雪白的波斯猫。有一天走失了,他心中的难受和思念可想而知,但落在笔下的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它从我的生活中消逝了,永远的消逝了……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还颤抖不止。”

中国近代外交家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先生则是“我以我手写吾心”,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这是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如季老写于1991年的散文《八十抒怀》,读后为之动容,他写道:“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一定要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这就是一任爱国老人的心声。又如在《悼巴老》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你的作品时,有一个人绝不会掉队,这就是九十五岁的季羡林”。这是季老写于20xx年的散文片断,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风骨。

执着地追求真知,崇尚真理而不图虚名,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性情、一种风范、一种北大人的精神,季老就是其中优秀代表之一。季先生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一种中国真正知识分子正直和责任的自然流露。如季老在文章中写道:“我爬格子爬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没有毒药,决没有假冒伪劣的东西,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总之一句话,能让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现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潜心探索社会和人类未知的精神。

一卷书在手能亲近领悟季老的人生感悟和处世风格,更敬佩季老的“爬格子不知老已至,名利于我如浮云”的精神世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