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余光中散文(精选5篇)

k5网站

2024/4/7 14:23:04散文精选


最新余光中散文(精选5篇)

余光中散文范文第1篇

很多人接触余光中的文字,大多从他的诗歌《乡愁》或者散文《猛虎与蔷薇》开始的,而能看到余光中唯一的小品文集,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实在是可喜的事情。他的这些小品文,并非像是其他作家的一些杂文,也不是一些纯粹的美文,而是吸收了他诗歌的情怀、散文的柔美以及评论的睿智。

《凭一张地图》的第一辑“隔海书”是余光中《联合报》专栏文章的集成,其中包括欧游行记、文学批评随笔、生活杂感等共二十九篇文章。可能是报纸专栏要求2000字以内,余光中曾感慨说:“内行人大概都知道,写专栏的艺术,是吞进来的多,吐出来的少”。他的八篇欧游行记,旅程匆匆,写得匆匆,加上字数限制,浮光掠影,缺少余氏散文一贯的从容劲儿。但是你又能感觉到他语言的多变,他常把文字压缩、拉长、磨利或打松,这样又给你带来了一种文字实验过后的速度感和弹性感;旅行记之外,个人随感小品相对出彩,如《你的耳朵特别名贵?》等,其倾诉了对台湾噪音污染的不满。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对个人生活越尊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便越高。余光中说香港在管理噪音方面强于台湾,计程车、商场、大街,很少有人用扩音器播放音乐或叫卖。跟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差不多,我们不得不在公共场合忍受噪音,不得清净成了大多数都市人的无奈:公交车、地铁上有电视节目、出租车上有广播、卖晚报的都用大喇叭广播,公园里、广场上老太太们跳操的音乐,小区里居委会组织的演出……各种声音横冲直撞、毫无遮拦。略有反对意见,便有人说:“就你矫情!”反对者赶紧闭嘴,少数人的权利被蛮横的噪音践踏。余光中说:“愈是社会进步,愈是安静。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曾有人说,一出国门,耳朵便放假。这实在是一句沉痛的话,值得我们这个把热闹当作繁荣的社会好好反省。” 文集中第二辑“焚书礼”共收录了他20篇文章,其中《乐山乐水、见仁见智》、《绣口一开》、《娓娓与喋喋》、《木棉花文艺季》、《寂寞与野蛮》、《浪漫的二分法》等,都曾发表在《山海经》专栏,被很多学者赞赏过,这当中也不乏有一些知名人士的称赞。余光中移居高雄后,致力于台湾南部文化建设,台湾南北部文化发展不平衡,台北为文化重镇,重要的文化学术艺术团体,都在北部,南部则相对“蛮荒”。余光中到南部,是台湾文化圈的大事,他致力于鼓励南部文化发展,有人问他,高雄是不是文化沙漠时,余光中提出了自己的城市文化观。他说文化有“正”、“负”两端,城市的正文化是指能够自给自足地生产本地文化,为本地民众提供精神食粮。“负”文化则是妨害文明的目中无人的野蛮行径。经济发展,钱赚多了,不能让社会幸福健全,负文化横行,所有一切都可能被野蛮吞噬。

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无法回避城市文化这个问题,余光中眼北、高雄如此,北京、上海、广州……同样如此,而余光中对高雄人的建议:文化体现在于生活。如果一个社会在生活上野蛮,怎能奢望它在文化上高超?高雄人要担心的,恐怕不是我们的城市有无文化,而是我们的城市是否野蛮。这样的文字,直到今天,还会适用,特别对于我们大陆这些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文明”与“野蛮”?

这便是他的小品文,有关于旅游的游记,也有关于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里面夹杂着理性与感性。余光中提到自己的小品文说,这里面兼具理趣与情趣,不过有时理趣较胜,有时情趣较浓。他的自序中举例说:“《古文观止》里既收贾谊的《过秦论》,也不拒刘禹锡的《陋室铭》,足以说明小品只要真写得好,也能传后”。同时还拿艺术做比较,“保罗・克利的小幅精品似也不必愧对米开朗琪罗的巨制杰作”。他所强调的是,这些虽是小品文,但不会因为时间的要求而偷工减料,他觉得就算雕虫,也是抱着雕龙的心情举笔的。很多时候,文章一短,舞笔者着墨就会倍加用心。都知道,许多警句妙论都以短见长。“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光,像棋中之车,只能直走;声,却像棋中之炮,可以飞越障碍而来。我们注定了要饱受噪音的迫害。”这也验证了他本人的话――“因为求短,必须能收。放,需要气魄。收,却需要自律。”《凭一张地图》凭的,正是一位散文家自律的内功。(撰文:王泽)

余光中散文范文第2篇

1、中国经典名著:《老子》《庄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西厢记》《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等等。

2、新课程标准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

3、名家名作: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张中行《负暄琐话》;宗白华《美学散步》;朱自清《经典常谈》;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梁实秋《雅舍小品》;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曹禺《雷雨》;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顾城《顾城的诗》;舒婷《舒婷的诗》;食指《食指的诗》;韩少功《马桥词典》;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周作人《雨天的书》;林雨堂《生活的艺术》;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傅雷《傅雷家书》;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郁达夫《郁达夫散文》;汪曾祺《汪曾祺散文》;巴金《随想录》;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董桥《旧时月色》;张炜《古船》《九月寓言》;王蒙《王蒙散文选》;余华《活着》;苏童《苏童文集》;老舍《茶馆》;杨绛《我们仨》;阿来《尘埃落定》;陈忠实《白鹿原》;周涛《周涛散文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余光中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归有光;散文;人物;描写;真情

出现在高中课本以及练习中的明代散文作品,要数归有光的为多。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项脊轩志》。苏教版把它编入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突出了文章的真情感人。感人之文可谓多矣,而归有光散文独成一派。我们授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也为把他写文的特色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叙事和描写人物时使用。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出现了盲目尊古的倾向,归有光大力倡导唐宋散文以纠正之,成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其散文创作被目为明代散文和有情桐城散文之间的桥梁。

对于散文的创作,归有光提出自己的文艺理论:“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他也以自己的写作践行了这些理论,其散文作品,虽然多写琐屑之事,恰如姚鼐所言,“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似乎无心散漫,笔墨寥寥,“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评价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可总结如下: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前三点其实可以归并为一,写小事,抓细节,言真情,普通平凡之言语而感人心肠。

其散文中形象,亦大多于细节处落笔勾勒,琐细处传递真情,显示出人物的独特之美,耐得咀嚼,使人叹惋。黄宗羲《张节母 叶孺人墓志铭》:“余读震川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节见之,使人欲涕。” 这恰恰是归有光写人散文的最大特色,读来似初春细雨,润物无声。了解这一特点,能帮助学生叙事写人时有意识地学习它,运用它。

他散文中怀念女性的作品尤为人传诵。在学生可接触的归有光散文中,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可谓深入人心。

一、祖母的形象

《项脊轩志》对祖母的刻画,文字不多,是这样回忆的: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此段话语前一个“过”字,甚有考究,教参及其他翻译处都理解为“走过”、“经过”、“路过 ”之意,如此,则一次专门的探望变成了无心无意之举。然而“过”有特地“拜访”“探望”的语意,虽然老祖母“拜访”孙儿是说不上的,此处理解为特地探望却是恰当不过,和话语中“久不见若影”故而想念,呼应得极好。

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话,既像玩笑又透露出老祖母特有的慈祥和亲昵情味,疼爱之意立出,换做其他人(即便是祖父)是不可能说的;祖母担心外面有什么声响会干扰到孙子读书,临走时 “以手阖门”这一细节,贴心而细致,饱含了对他的悉心爱护之情;一句自语以及“持象牙笏”嘱咐的细节反映出对孙子的勉励与厚望,表现出长辈寄希望于孙子的一片殷切心情。至此,寥寥几笔,一位慈爱而又怀有殷殷之情的祖母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二、对母亲的描写

《先妣事略》是为已故的母亲周孺人写的怀念文章,归有光选择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十六岁出嫁,七年中生七子,其中夭折二子,二十六岁去世。一生劳苦,具有勤劳、俭朴、宽厚、聪慧、识理种种优秀的品格。文中说,母亲回吴家桥娘家,则纺棉;到县城婆家,则搓麻线。虽然并无盐米短缺之忧,却忙碌得像吃了早饭没晚饭的样子,可见她是勤劳成性的。又说冬天生炉剩下的炭屑,她也吩咐婢女团起来,一排排晾在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可见其俭朴。尽管拖累很多,“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却“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可见其善于持家。她待僮仆,虽不免有责罚,下人却无有在背后出恶语怨言者,可见其公允。娘家每年送来尝鲜的“鱼蟹饼铒”,大都与家族中人共享,故“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可见其厚道。最后忆及母亲对归有光的教育:有光七岁与堂兄有嘉入学,遇到雨天,有嘉便不上学了;有光自己也不想上,但母亲却不允许,可见她对子女决不一味溺爱,俨然有孟母之风。每每半夜母子睡醒,母亲便“促有光暗诵《孝经》”,倘能熟读至十分流利,“无一字龃龉”便很高兴,可见母亲教子很严。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凸现了一个能干、慈爱而有见识的母亲形象,令人起敬。

三、对妻子的描写

《项脊轩志》第六、七两段的后记,着重写对亡妻的怀念。是正文部分的自然延续和补充。只言片语,感情的抒发却更见深沉强烈。叙事时是所谓的“疏可跑马”,留着大段大段的空白处,而情感的抒写却正是“密不透风”细腻至极。一句感叹都不见,真情全在细节中: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诉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如不仔细品读,绝体味不出其中的夫妻恩爱和归有光写此段文字的真切心情来。书斋,是男子读书处,“时至轩中”可见两人形影不离,婚后生活的浓情蜜意。“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好个夫唱妇随,好个情投意合,好个志趣相投!简单话语,写出的是归有光对这段生活的无尽怀念。归有光记叙妻子转述的一段话,有人说莫名其妙,体会不出这里所谓的细节传情,其实,不沉浸入他内心去,无法体味个中滋味。诸小妹之所以会提起南阁子,完全是因为妻子口头经常挂着,念叨着。这是妻子对婚后甜蜜生活满意的体现,也可以想象她话语中若有若无的夸耀。而妻子的幸福,不也是归有光自己的幸福吗?简淡到无味,却是神来之笔,个中滋味,耐品耐琢磨。写人形象,一至于斯。妻子的可爱温婉善体人意以及她的聪明灵秀全在几笔淡描中了。

归有光写项脊轩,经历了“室坏不修”――“复葺南阁子”――“不常居”三个阶段。似乎无意却有深意。白居易有诗“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是诗文的异曲同工处。妻子故世,后怕睹物伤情,故而“室坏不修”;其后二年,难抑对室中人的记念缅怀,故而“复葺南阁子”;可惜物是人非,见了也是徒惹伤心,故而“不常居”。如此曲折心路,简单几句而已,恰不是如茶水须慢慢品出其滋味么!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然言语未尽处,不正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都伤心肠断吗?真是极淡之语,神来笔墨。

《世美堂后记》是震川对续妻王氏的怀念之作。落第归来的有光问妻子:“得无有所恨耶?”妻子答:“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几句对话,不仅体现了妻子王氏的识见情怀,言谈的得体温厚,对丈夫的体谅理解,归有光听后的心情不也可以想象么?落第犹如当头浇淋冰水,此番言语入耳,不啻于春风拂过心田。当拔擢有光的恩人张治过世时,妻子也陪着心痛至极的有光落泪,说:“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仅是一泪一言,使人物神情、个性自然浮现,当妻子这么说时,她不仅了解丈夫,更是对丈夫疼惜有加。淡淡几笔,数语而已,却使得王氏形象跃然于我们心中,如闻轻语,如体关爱,如见其人。这些轻描淡写的,看似毫不着力,却正是有光内心中记忆最深、最柔软的东西。沉痛、温馨诸多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却处以疏简的对话,有人以“留白”总结之,我却认为他这样的文字不仅让人充满了想象,而且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归有光的散文,描写人物大都于琐细处着笔,有些评论者因此认为他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但正是这样的散文,通过记述日常琐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形成了归有光独特的“至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一富.论归有光[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2]杨震.项脊轩志[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余光中散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鸦片战争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创作了《站在胡适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散文变成了什么?”,“散文怎么离文学越来越远”,并指出当时散文存在的种种弊处:把散文写成论说文;把随笔写成思想提纲;大文化散文变成了百宝箱;更有一类以功利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雷达也这样说:“散文过多地承载文化,压制了文学的灵性,使散文特性正在丧失,严格上说,有些学者散文不是散文。”这一后果不能说和学者本身无关,更不能说和整个时代环境无关,它恰恰说明了学者在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以及坚持(操守)。

然而总有人面对文学、学术的商业化表示俨然新潮的肯定,他们认为学者以及学者散文无论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费中的因素,这好像是给学者和学者散文定命。岂不视这如今文化的严峻形式,以及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是指向利润和官能享受的,学者散文必将在他们面前丧失掉最后一点可能。学者散文的读者渐渐窄化,学者的审美能力渐渐退化,学者散文家渐渐分化,大部分人将举着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经营了。

三、结语

相信不管是学者与散文的天然矛盾,还是当代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性遭遇,学者散文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是向前进的。我们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设存在着无限的空间,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这样讲:“难道我们不该把学者散文当作一个独立的散文品种来研究?难道我们不该有一部学者散文史?不该有一部或几部学者散文选集?”,这个想像似的无疑而问,在今天得到了回应,学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可观的成果。然而,散文领域的研究——也许是因为其体裁的特别——向来不是那么热闹,因此其建设的步伐依旧蹒跚。

当然学者散文的研究,不仅仅止于关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读,生命的关照,更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建设。从古到今,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华文世界到整个地球,学者散文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国度,在巨大的时空下恢复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执着的建设者。

注释:

① 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理论与创作》2003,1。

② 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③ 余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④ 陈建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文艺评论》1985年第2期。

余光中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荷塘月色》意境美 画面美 语言美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写景散文清丽雅隽,情景交融,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令无数学子吟诵、玩味。

一、朦胧悒郁的意境美

优美的散文意境一直是散文家不懈追求的美学境界。散文的意境,具体说就是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引人入胜,给人美感的艺术画面,读者能在画面中驰骋自己的想象,细加玩味,由此而产生意境。

鲁迅曾说:“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太露,能将‘诗美’杀掉”。[1]朱自清先生秉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表现出了一种“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他的抒情散文中,情绪总不是那么强烈,多是沉痛的隐忧,即便是写喜悦是也常常夹杂着苦涩。

“他的散文大都写得很有意境。他的描写,也仿佛是在以文字作画,他总是蘸着清丽的颜色和真挚的感情,一笔不苟地、细密地写,务必写出诗情、画意,写出情韵、滋味。使你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2]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通常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通过对情景的细致描写将自己的感受自然地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感受到文中余味无穷的诗意。如《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写,以“流水”之“泻”比喻月光柔和,又以“薄薄的清雾”描写月色之美,在真实的描写中月光、河塘、清雾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全文而言,作者刻意描绘宁静的月色之境,却反衬了作者心境背后的烦扰和不宁静,作者的描写虚实相生,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使得画意与作者的感受水融,这样的描述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含蓄的诗的余味。

二、摇曳生姿的画面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行文如诗,而且描写如画。“逼真”与“如画”是朱自清写景文的艺术追求,他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

《荷塘月色》中写“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这不由使人联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树色“像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各种景色在这里和谐完美,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图。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初读但觉用语清浅,细细品味,方才明白隐含其中的极为优美而生动的意蕴。作者写“亭亭的的裙”手法有三。一是绘形――飞旋的舞裙,裙摆正圆,恰与浑圆的荷叶绝妙相似。二是绘神――“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而其勃勃的生机又会令人联想到一群活泼的少女于微风中、月光下翩然起舞,裙摆飞扬,婀娜多姿,舞出生命的喜悦和快乐。透过这生动新奇的比拟,读者竟似能感受到满塘碧圆的荷叶内在的生命律动。

三、清新、典雅的语言美

朱自清驾驭白话文学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的散文家。唐先生曾指出: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像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从用文言还是用白话的观点上,我们不想提倡旧体诗词,但人们还是喜欢读旧体诗词,写旧体诗词,而且有些旧体诗词的确写得很好,这里面有同样的道理。研究朱自清后期散文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文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晦庵书话・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绝妙之极。

作者除了十分注意准确地选用动词外还擅长运用叠音词。1300余字的散文,用了近30个叠音词。这也给这篇散文抹浓了抒彩,使它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这些叠词,渲染了一种典雅的语言氛围;叠词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具有浓郁的音韵美。

此外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出人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以“亭亭的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参考文献:

[1]鲁迅.两地书・3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1卷):97.

大家都在看